张老师
初级教师
邯郸学院特殊教育本科
已完成RBT理论和实操培训
持有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

01 我们的相遇相识
打开门,我和“小可爱”就相见了。
给我感觉是这个小朋友长的也太太太可爱了吧,白白嫩嫩的小娃娃脸,一双大大的眼睛就这样一直看着我,就这样我和“小可爱”认识了。
因为教学安排,“小可爱”开始就是我来带,为了让她可以认识我,我使出了我的“十八般武艺”:
我开始各种“陪玩”、“陪笑”,哈哈哈,为了能够“牵手成功”,我在给强化时疯狂自我介绍“我是谁呀?我是张老师”...整个半天都在一边强化,一边自问自答,那个频率现在想想,如果我是“小可爱”,肯定已经听烦了。但是“小可爱”没烦,哈哈...留个小悬念,一会再说

02 评估之路
我和“小可爱”建立好关系后,评估之路开启了。
我的主要任务除了继续和“小可爱”玩玩笑笑,不停输入“我是张老师”,当然还有重要任务,就是和督导老师一起进行评估。
起初我们在球池里玩的很开心,但是当我把“小可爱”拉到桌子前坐下时,讲真的我被“小可爱”的“猛烈哭声吓到了”,她不提需求,给她喜欢玩的玩具也不要,我不知所措的坐在座位上,面对着“小可爱”的哭声,我紧张出了一身汗,脑子也在疯狂运转“我是谁?我在哪?我该怎么办?”,还好督导老师及时“镇静出场、一顿操作”,“小可爱”终于停止了哭声,开始开心的玩了起来。
督导老师课后也及时和我谈心并给予我教学建议:如何进行前事操作、出现行为问题可以怎么办、我可以如何给予后效...我不安的情绪慢慢缓和

当天下班后我就在反思:
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非常非常多呀
小朋友哭了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
这怎么可以呢?
但,每次接到“小可爱”、带“小可爱”上课之前我还是很紧张,不知所措,没有了初见“小可爱”的开心激动。
此处没有夸张,如果可以,我也蛮想逃避的!后来就开始了几天的使尽浑身解数哄“小可爱”开心,希望可以先稳住“小可爱”的情绪,及时仿说满足需求、调整强化比率、转移注意力...
努力让“小可爱”把机构和我配成强化!
后来因排课的原因,我就暂时和“小可爱”拜拜了。

03 好久不见
不带“小可爱”的时间,我们很少见到,但我还能时长听到“小可爱”的哭和喊叫、看见BCBA督导老师频繁出入的身影。
渐渐的,好像一切都恢复平静了,偶然看到“小可爱”的数据记录本上竟然填满了数据,仔细想想,我很少听到“小可爱”哭喊了、也没在球池中见到“小可爱”了。
不禁感叹:这一个月,发生了什么啊
后来我才了解到,原来是督导老师制定了行为干预方案,老师们按照方案准确执行,对“小可爱”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,在老师和“小可爱”的共同努力下,“小可爱”哭喊的行为下降了,也可以使用完整句提出自己的需求,老师延迟满足其需求也可以等待,每天喊叫的次数不超过三次(功能是想要获得某个活动),已达到干预的目标。

04 牵手成功
后来,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!“小可爱”点名要“找张老师”!我当时内心想“这也太神奇了!当时的疯狂输入是有用的!我们居然牵手成功了!”
经常我在教室给另一个小朋友教学时,“小可爱”就冲进来一边大喊“张老师抱抱”,一边朝我跑过来抱住。由于是在教学期间,我不得不强装镇定,其实心里早就已经融化了,还要劝“小可爱”回去好好上课,本人着实非常纠结。
为了让“小可爱”可以顺利的进行教学,我想到用削弱,不回应“小可爱”的热情呼唤,但是结果显而易见,我失败了...
面对这么可爱的小朋友,我怎么忍心!
再后来我又带回“小可爱”啦,内心激动,和当初那个情绪偶尔不稳的“小可爱”相比,完全变了个人,提需求技能掌握的非常快,情绪也平稳了非常多。在教学中可以跟随老师顺利的完成教学项目,“小可爱”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。现在当“小可爱”想要抱抱时,会用平稳的语气对我说“张老师抱抱”,并且在我张开手后再来抱抱。

05 我的成长
其实在正式工作之前,我一直觉得自己的“孩子缘”非常一般般,从没想过自己会得到小朋友这么热烈的喜欢。
我的自信因为小朋友们对我的喜欢又增长了一点点,对特殊教育的信念也又坚定了一点点(其实不止一点点,我只是为了押韵)。
我和小朋友都在可睿儿学习中,进步中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,我每天给小朋友的好行为强化,小朋友各种有爱的行为和点滴的进步,也是对我工作和生活大大的强化。
可睿儿是我毕业后入职的机构,我深觉幸运,可以走进特殊教育的领域,能够进入专业的团队,能够见证这里每个小朋友一步步的成长与进步,也能够感受到自己在这里的成长。这是我在可睿儿度过的第七个月,第三个季节,希望未来也可以陪伴小朋友们,陪伴机构很多个季节。
张老师给“小可爱”抱抱,直到现在也还是一个很有用的强化喔!嘻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