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园园老师
学习单元(Learn Unit)
CABAS是基本重要的学生干预手段,数据收集方式,教师培训督导方式和班级/校区管理依据。
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个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学方式——学习单元(Learn Unit),也是可睿儿目前正在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。学习单元是什么?我们在使用学习单元时常会出现什么错误?它和传统的DTT有何区别?我们在使用学习单元时要注意什么?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学习单元吧。
1

操作方式


学习单元包含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:ABC,A为SD(不一定是指令,还可以是物品、动作等),B为学生的反应、C为老师根据听者的反应给予的相应的后效,即正确反应给予强化(3秒内出现正确反应即可),错误反应进入纠错程序,给予强化或纠错结束后老师在项目记录表上记录。
正确反应/错误反应/无反应的视频示范详见公众号文章源自哥大的模块——听者浸入式。

正确反应

指令→独立正确反应→强化(reinforcement),数据表上记录“+”。
强化的注意事项

1.立即性:正确反映后及时给予(0-2秒);
2.与努力成正比:反应需要努力越多强化越大;
3.消耗时间短:食物2-4s,玩具8s以内;
4.强化的多样性:食物、玩具、实物、社会性强化(具体行为、语音语调)。

错误反应

指令→独立错误反应(回答错误/无回答)→纠错(correction),数据表上记录“-”。
纠错程序:
1.重新发指令并给予辅助学生正确反应(根据学生的水平还有项目,可以是仿说辅助或手把手教导等);
2.再次发指令,给予学生独立反应的机会,如果学生反应正确,没有强化,直接进入下一个学习单元;
3.如果学生还是反应错误,重复步骤1和2;
4.重复三次,如果学生没有独立纠正正确,还是直接进入下一个学习单元。教学结束后,和督导讨论原因和下一步策略。

在纠错时,没有强化,以帮助孩子区辨只有自己独立正确反应后才有强化,增加孩子独立反应正确的次数;
一定要给予孩子独立纠正自己错误的机会,可以增加孩子独立反应正确的机会和体验,减少对于辅助的依赖。
上图为学生项目记录表,包含学生姓名、老师姓名、日期、教学项目。正确反应记录“+”,错误反应记录“-”,并将每个项目的正确反应总数/百分比计算后写出,课后绘制在图表中。
2

常见错误


1.指令不够清晰(有时会多人发指令),包括指令不简洁、不具体等。
1.发指令“摸一摸你的红色鞋子”→“摸鞋子”;
2.发指令“小A,给我那本书”→“给我桌子上的书/给我比奇兔的书”
3.老师1和老师2同时发指令“关门”和“抱抱”→老师1“关门”,学生关门后,老师2“抱抱”。
(处于一阶的孩子,SD可能需要固定和简短)
2.重复发指令,使指令无效。

1.应在小朋友注意力在的情况下发指令;
2.指令应是在小朋友能力范围内或在少量辅助下就可以完成的;
3.发出的指令,小朋友必须执行,如果没有执行,重发指令辅助小朋友完成。
3.辅助不及时,过快或过慢。
过快-没有3秒等待时间;
过慢-无反应5秒后仍未辅助。
4.正确反应后无强化、强化延宕、所给的并非强化物、社会性强化并没有强化学生的具体行为、强化物的质量与反应所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、强化物过于单一。
正确反应后无强化,未来行为可能会减少;
强化延宕,更可能强化临近强化物的行为;
5.教学目标不明确,目标行为不确定。
1.教学目标是命名“这是什么”,却在教学时变成指认“指一指**在哪”;
2.原定的辅助是指示辅助,却在教学是变成拿着小朋友的手完成;
在教学时需要按照教学计划严格执行,不可以随意改变教学目标,策略和达标标准。
3

不同之处


学习单元在辅助后,给予学生独立反应机会,即老师辅助学生出现正确反应后再次发指令,以给予学生独立反应正确的机会,增加学生独立正确反应的行为,减少学生对于辅助的依赖。
学习单元在纠错时,纠错达三次后,停止纠错,即给予学生三次独立反应正确的机会,增加学生独立反应正确的机会和体验。如果学生独立反应正确,老师进入下一个学习单元;如果学生三次纠错仍无独立正确反应,老师亦进入下一个学习单元,同时老师要考虑是何原因导致学生无正确反应并调整,如目标行为过难?强化物质量不高?孩子注意力不在?

决策分析

决策分析是基于学习单元的图,教师/行为分析师判断该项目接下去所要采取的方式方法或者辅助,如继续/停止/更换教学目标、更换辅助方式/等级等。
在教学过程中,老师需要记录学生的每个反应,并在每次课后将数据绘制在学生的教据图表上,老师/行为分析师根据数据走向及时做出决策,如三条数据线连续上升继续教学、五条数据线整体下降暂停教学等。不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,如项目已达标、须暂停,老师却继续教学,同时也能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标准。数据图表如下:
基于学习单元的图表

学生每日学习单元汇总;
学生每周学习单元速率汇总图;
学生累计达标数图;
班级每日累计正确/总共学习单元图;
班级每周学习单元速率汇总图;
班级每周累计达标数图;
教师累计正确/错误TPRA图等。
学习单元的图表不仅可以用于学生项目管理上,也可以用于教师管理、班级管理等方面,如老师的教学速度、老师的教学质量、班级学习速度等。
4

注意事项


1
准备教学材料
在进行学习单元的教学前,要准备好教学项目的相关材料,包括项目记录表、笔、教学材料、强化物等,其中项目记录表必须已将教学项目填写完整。
2
取得学生的关注
在进行学习单元之前,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或教学材料上来,指令需在学生注意力在的情况下发出,否则会出现指令无效的情况。
3
对学生的行为给予正确的反馈
当学生独立反应正确时,老师要立即给予强化,包括实物强化、活动强化、社会性强化等;当学生出现错误反应时,老师要注意表情、语气、语言的管理,要维持平静、正常,不给予学生任何形式的强化。
4
项目记录表的记录和图表的绘制
在学生反应后,必须记录学生的正确和错误反应,并在课后将数据绘制在图表上,以进行教学决策。
5
保持积极正面的语言语气
在学习单元的教学过程中,老师要注意给予学生正面的语言反馈,如你有在认真看书哦、你好厉害啊,禁止出现负面语言如你怎么这么笨、怎么还不会等。
6
教学项目的切换
在学习单元的教学过程中,要注意教学项目的穿插进行,如将学生已会的项目和新学的项目穿插,将活动类的教学项目与安静的教学项目穿插等。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学习单元的内容,后台回复“学习单元”,即可获得哥大原版文献哦!
